我是西安财经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大三学生。今年8-9月南方配资平台,我有幸获得到广东省乡村发展协会实习的机会。在实习中巩固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提升实操能力,这是我本次实习实践的最大收获,也让我对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成为未来在社会上信得过、用得上、靠得住的优秀人才有了底气和信心。
广东省乡村发展协会前身是2009 年成立的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协会成立以来,持续增强社会动员能力、资源组织能力、服务提供能力、品牌打造能力,在助力广东扶贫“双到”、脱贫攻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和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合作)等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依法更名为广东省乡村发展协会后,协会持续增进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强化党建引领、行业自律、联络服务、交流合作、自身建设,立足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乡村发展领域,深耕南粤大地,发挥好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慈善组织的公益功能、专业组织的特色功能,助力“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剩余81%我的实习目的
此次在广东省乡村发展协会秘书处实习,主要目的是分别从本专业市场营销和理想专业财会两个独立视角,深入乡村发展一线,实现市场营销与财会双提升。一方面,我希望依托市场营销专业的营销视角,营销思路深入参与乡村产业创新(如低空经济)、健康乡村建设等工作,将专业知识与助力乡村发展相结合;另一方面,利用在财会部门的实习机会,系统学习基础财务知识,理解财务工作在乡村项目资金管理、成本把控中的核心作用,弥补财会专业理论学习的实操短板。最终,通过在实践中分别打磨两大专业的应用能力,为未来成为“既懂市场运营、又通财务逻辑”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我的实习内容
实习期间,我在系统学习财务基础、体现市场营销专业价值两方面聚焦发力。
在协会财会部门实习期间,我以辅助者的身份,系统地学习协会的财务工作流程,弥补了财会专业实操经验的不足。从票据处理学起,理解“项目归属”对票据分类的影响;参与报销流程核对,检查每一笔支出是否符合资金使用规范,例如各种办公用品的采购以及各种日常消费的报销,了解了报销的主要流程;后期尝试登记简易财务台账,记录各年度的捐赠协议与来函申请,通过台账能直观看出企业通过协会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要帮扶方向,以及捐赠的目标导向与落地模式,初步掌握协会项目资金流转的基本逻辑,以及财务数据对项目成本控制、资金使用的重要性。
以活动参与兼顾专业实践。参与“多方共议低空经济,探讨赋能乡村发展路径”活动,会前通过以往低空经济助力乡村发展的各个实例了解了低空经济的重要性与低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结合市场营销思维,梳理城市消费者对乡村低空文旅的兴趣点(如学生低空研学、乡村美景航拍)、乡村居民对低空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如农药喷洒以及森林火灾),深入了解了会议的主要内容与共同落脚点;会中重点记录各方低空经济赋能乡村的核心方向,为后续可能的项目推广积累“市场定位”与“目标客群划分”思路。
参与“社会力量与健康乡村建设座谈会”。我从市场营销“资源整合”视角来看待此次会议,首先了解各参与方的核心优势(如省二医的医疗能力、高校的科研支撑、上海电气医疗集团的投资);会中聚焦“健康乡村投资计划”的讨论,分析各种社会力量的合作模式,思考如何通过打造健康乡村服务IP以及健康乡村的活动策划来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将市场营销的逻辑融入健康乡村建设。
我的实习过程
初期:熟悉架构,建立乡村工作基础认知
刚进入协会时,我通过以下途径融入:一是阅读了部分协会捐赠协议以及一些重点合作企业的以往项目,了解协会的主演架构与被部分业务的流程,重点掌握乡村发展需求与社会资源匹配的工作思路;二是参与每周一召开的周会,倾听同事讨论协会推进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参与社会力量与健康乡村建设”与“低空经济赋能乡村发展”两次重大会议了解了乡村发展工作的整体认知以及协会的主要工作流程与工作作风。
中期:聚焦财会,增加专业实操技能
进入财会部门后,我开启了“理论结合实操”的财会学习之旅。由于此前掌握财会基础理论薄弱,面对乡村项目的财务工作时一度手足无措——例如分不清“捐赠协议”与“项目协议”的处理差异,误将一些项目协议登记为捐赠协议。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纳为我清楚的解释了捐赠协议与项目协议以及定向捐赠与非定向捐赠的本质区别,从协议的主要捐赠与捐赠的后续落地来区分。让我养成了严谨细致的财务工作习惯,也深刻理解了财会知识在乡村项目中的实操价值。
后期:聚焦市场营销,发挥专业视角作用
参与两次专题会议期间,我以市场营销专业视角来看待工作,从两次会议的主要讨论内容和目标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低空经济会议中,当提到“双环驱动:环阜沙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区”时,结合会议人员提出的结合当地盛产罗非鱼从而设计IP形象,我思考如何通过“短视频宣传”、“特色活动体验”来吸引目标客群以及结合当地特色发展的特色文旅产业该聚焦与哪一类消费者群体,将营销思路与实际相结合。这段经历让我充分感受到市场营销专业在乡村发展中的赋能作用,也提升了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我的实习体会
通过实习,我有以下三方面的体会。
一是个人成长:要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实践”的转变。此次实践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校园学习”的被动思维,让我学会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财会部门实习时,面对陌生的乡村项目财务流程,我不再等待部门同事的安排,而是主动整理,逐一请教学习;参与会议筹备时,我会提前了解相关产业(如低空经济、健康乡村)的最新动态以及发展趋势,让工作更具前瞻性。此外,与同事以及领导的相处,也让我的表达能力与协作能力显著提升。这些成长不仅适用于专业学习,更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财会专业:理解“财务在乡村项目中必不可少”。通过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财会并非单纯的“记账算账”,而是乡村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安全屏障”。乡村项目资金来源多样(企业捐赠,个人捐赠),财务数据能直观捐赠行为的目标导向与落地模式,更能体现出项目的价值,大幅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这让我明白,财会知识是评估乡村项目可行性的重要工具,未来我需进一步学习财务管理知识,提升“从财务视角判断项目价值”的能力,为乡村项目的稳健推进提供力量。
三是市场营销专业:明确“营销思维要贴合实际”。实践让我意识到,市场营销思维不能离开实际,必须结合实际来谈论来切入——推广低空文旅,需考虑乡村的交通便利性与居民接受度,不能一味追求“高端化”;宣传健康乡村服务,需用乡村居民易懂的语言(如方言短视频、线下讲座),而非专业术语。未来,我将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的培养,让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真正适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乡村产业对接市场、吸引资源提供更精准的助力。
此次在广东省乡村发展协会的实践,让我从根本上了解到了财会的重要性与营销在实际生活中的主要运用与与实际相结合的营销思维,深入了解了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未来我将继续深化两大专业的学习,努力成为能从财会和市场两方面双维度的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复合型人才。
(来源:文稿/苟显欢)南方配资平台
发布于:广东省鑫东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